农达生化合作案例
news center进入2021年,农资产品涨价潮一轮高过一轮,农药领域上百个品种上涨幅度均创历史新高。同时在各种信息的推波助澜下,涨价带来的恐慌和焦虑无处不在。然而,涨价之外,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什么?我们能持续为市场提供什么?实际上,当所有回归本质,产品力才是生命力,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创制性产品才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在我国,虽然创制性农药处于薄弱阶段,但确实需要大家更多的关注和推动。
国际市场上缺少竞争力。据悉,常用的农药品种300多个,自主创制农药非常少,部分农作物病虫害甚至无药可用,迫切需要新农药化合物的出现填补空白。在我国,创制性农药虽然任重道远,但目前已经取得一些小小的成就。同时在科研单位和企业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创制性农药的发展将会迎来新的局面。
1、创制性农药为什么这么难?
在原创农药上,我国产品仿制多,既没有品牌,又没有说服力,不足以抗衡欧美巨头。长时间来,拜耳、先正达、巴斯夫、科迪华等西方公司垄断了农药新品种的研发,我们常常受其限制,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同类产品竞争、利润率低、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与此同时,国内现有的传统农药产品存在“同质低效,恶性竞争”的现象,一些品种如吡虫啉、阿维菌素、草甘膦、多菌灵等扎堆出现,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与病虫害的抗性问题,这种现状的存在不利于企业生存,也很难产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鉴于此,推动创制性农药在我国的发展很有必要。不过,目前新农药的创制非常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周期长、花费高。在我国,创制性农药被誉为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国内的创制研发人员大多与市场脱节,往往只是把几个活性结构做一些组合和修饰。实际上,一款新创制性农药的问世十分艰难。有国外机构指出,成功登记1款新产品平均要筛选16万个新化合物;从1个新有效成分的首次合成到其首次上市平均耗时11.5年,投资3—5亿美元。也就是说,从化合物设计筛选、工艺开发、制剂开发到活性测试,应用技术研究,每一个学科、每一个流程都少不了,创新难度可谓“大海捞针”。
环保和安全的限制。实际上,当前的农药创制找到一个新的化合物不难,难就难在创制化合物能否过了越来越严格的环保和安全关。随着国家对环保、安全要求的提高,很多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翘楚企业近一半的钱都花在符合安全、环保上边,提高了创制性农药的成本,很多企业是吃不消的。
产学研对接不畅。沈阳化工院刘长令教授认为,导致新农药创制成功率极低的关键因素:研究与开发脱节。科研人员在研究时未能全面考虑化合物结构与活性、安全性、成本等的关系,导致通过大量研究、优化得到的候选化合物在开发阶段因安全性低或性价比低等原因被淘汰。
另外,几十年来,我国进行新农药创制的单位主要是以高校和一些科研单位为主,十分“孤单”,早期国内农药的创制基本停留在为国争光的层次上,创制性农药多为政府扶持,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很少应用在实际农业生产中。
所以说在国内农药登记管理制度及配套政策尚需完善的情况下,我国农药科技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亟待完善和高效结合。多位专家指出,当下,企业尚无能力成为农药自主创制的主体,主要的研发力量还需要依靠科研院所研究人员,但论文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既不鼓励产学研横向合作,也不鼓励多学科交叉,高校做农药研发的人越来越少。
技术攻关难。一款新农药的商业价值,在于未来是否可以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构是否新颖,药效是否独特,这些都需要在市场上去验证。而企业鉴于成本和后期利润难回的考虑,不愿意过多投资。再者,国内企业生产工艺、技术创新不够,有能力的创制原药屈指可数。
不过,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1995年,沈阳化工院刘长令教授开发出我国 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农药品种杀菌剂氟吗啉,实现了我国创制新农药零的突破。随后,一些企业如青岛清原农冠在除草剂领域创制新一代灭生性除草剂专利化合物“氟氯氨草酯”,为我国新农药创制企业层面打下良好的开端。由此,我国创制性农药就迎来崭新的局面。
截至目前,我国开发或者自主创制并获得登记的农药新品种有50多个,获得正式登记的有近40个。不过我们要面对这样的事实,就是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创制性农药其中的部分化合物不属于创制品种,一些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早有报道,所以在市场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创制农药品种只有10多种。
2、绿色农药成创制农药主体
当今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对新农药研制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创新农药新品种需要同时满足“高效、安全、经济”的要求,鉴于此,绿色生态农药的研发因其强调药效、农药对人类、生态环境影响的统一,也得到国家提倡,从而成为研发主体和趋势。
不过,绿色农药的创制是难上加难。绿色农药创制属于原始创新,耗时久、花费高是常态。特别是近两年,绿色新农药创制所需筛选的化合物越来越多,花费越来越高,开发时间也越来越长。因为新品种不仅要求效果好,而且要比现有产品更安全,性价比优势更显著,许多候选化合物都是活性过关,但却倒在了安全性或性价比的脚下。另外我国农药创新研究在绿色农药原创性结构先导、原始创新结构、创制产品的应用技术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存在“卡脖子”的风险,这无疑又增加了新难度。
在企业层面,当前绿色农药创新力量还相当薄弱。特别是国内原药销售额前十的农药企业,鲜有自主创新品种的开发,大多数企业还是在“啃”国外巨头公司专利权到期后剩下的“骨头”,有创制意识但缺少创制能力。直到200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正名及其团队自主研发创制的单嘧磺隆,成为我国 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超高效除草剂,填补了我国长期以来自主创制除草剂的技术空白,也成为绿色创制性农药的代表。
随后,沈阳化工研究院、先达、清原农冠、成都新朝阳等企业先后在绿色农药创制上取得不同的成绩。而且,由于企业的加入,这些创制产品不仅仅是为了创制而创制,而是回归了本质,让盈利成为创制新化合物的目的。这一点极大提振了企业在创制性新农药尤其是绿色创制农药方面的信心。
总结起来,中国的创制性农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从试制到仿制再到创制”这一路走来,凭借着科研人员和企事业单位对科技创新的孜孜不倦的探索,打破了发达国家长时间的垄断,取得的不小的成绩,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具有独立创制农药能力的国家。
我国市场上的农药是基本够用的,但是为什么还要坚持做创制性农药?
这是因为农业生产事关14亿中国人的饭碗,这个饭碗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里,而农药的使用对粮食增产稳价至关重要!此外,创制性农药可以打破国际垄断,提振民族信心。尽管创制性农药前途漫漫,但只要坚定信心,锲而不舍,相信会久久为功,中国的创制农药也会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文章来源:农资与市场官方号)
免 责 声 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宾果游戏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用户注册以作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